5月28日,C919大型客机成功完成首次商业载客飞行!中国东方航空使用中国商飞全球首架交付的C919大型客机,执行MU9191航班,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顺利抵达北京首都机场,成功完成这一机型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
5月28日,C919大型客机成功完成首次商业载客飞行!
中国东方航空使用中国商飞全球首架交付的C919大型客机,执行MU9191航班,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顺利抵达北京首都机场,成功完成这一机型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
根据计划,在首次商业载客飞行后,从今天(29日)开始,东航首架C919大型客机,将在上海虹桥—成都天府航线上实行常态化商业运行。
今后,广大旅客可以选择乘坐国产大飞机出行了!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首次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国产大飞机翱翔蓝天,画出了最动人的航迹。大飞机,何为“大”?
让中国大飞机翱翔蓝天,承载着国家意志、民族梦想、人民期盼。
从1970年我国自主研制的“运十”飞机立项,到2023年C919首次商业载客飞行,中国人的“大飞机梦”已经穿越了53个春秋。
什么是大飞机?在民用领域,通常指的是起飞重量100吨左右,载客超过150人的飞机,它的制造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工业体系水平。
2007年,大型飞机重大专项正式立项。2008年,为实施专项中大型客机项目,中国商飞公司成立。随后,首型国产大飞机被命名为C919。
自2007年立项起,16年来,从研制着力攻关、试验攻坚克难,到完成数百个试飞科目、上千项试验科目、数千个小时飞行的适航取证审定工作,再到如今首次商业载客飞行……C919一棒接着一棒跑,闯过了一道道险关难关,让中国的“大飞机梦”一步步照进现实。
安全可靠性,永远被放在第一位。自2017年首飞成功后,C919飞越五湖四海,经受冰雪大风、高温高寒的严酷考验,向全机静力试验、失速、最大刹车能量、最小离地速度等极限试验试飞发起挑战,为的就是把风险摸遍、摸透,找出飞机的性能极限,确定安全飞行的边界“红线”。
最小离地速度试飞是难度最高的民机试飞科目之一。试飞时,飞机一边滑跑一边抬起前轮、抬高机头,保持尾橇擦地,一路擦着火花起飞,获取腾空瞬间的最小速度临界值。
此外还有一些对自然气象条件要求极为苛刻的试飞,比如自然结冰试飞、高温试飞、高寒试飞、大侧风试飞等,都是在挑战极限。
C919在这些试飞科目中交出了一份份过硬答卷,充分验证了C919的设计思想和技术路线正确,安全性和可靠性满足适航规章要求。
2022年,C919取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和单机适航证,完成了适航取证的全部大考,这也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自主研制和批量生产制造大型客机的能力。同样是在2022年,C919交付全球首家用户中国东方航空。
28日,C919首次商业载客飞行,标志着C919的“研发、制造、取证、投运”全面贯通,中国民航商业运营国产大飞机正式“起步”。
国产大飞机翱翔天际的背后,是全国二十多个省市、1000多家企事业单位、30多万人的共同努力。他们将青春融入大飞机事业,一茬接着一茬干,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好。
“长期奋斗、长期攻关、长期吃苦、长期奉献”,是他们十几年如一日的坚守。
吴光辉是C919的总设计师,为了设计飞行员爱飞、旅客爱坐的好飞机,他专门学习飞行,成为国内航空领域首位拥有飞行执照的总设计师。
吴光辉还带头实行“611”和“724”的工作模式:“611”是指1个星期工作6天,每天工作11个小时;“724”是指在攻关关键期,1周工作7天,每天24小时,工作人员轮流倒班。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吴光辉带领团队攻坚克难,不到十年时间,原本一头的黑发几乎全部变白。
操稳和控制律团队这支年轻的队伍,锚定的是飞机的“大脑”——控制律。他们从零开始、独立攻关,经历过“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的无措状态,从不言弃,顶着各种压力迎难而上。
仿真模型不计其数的模块和线条,见证了攻关队成员的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正因为有他们,控制律从一项项技术指标、一张张三维图纸蜕变成一套完整的系统,C919拥有了“中国大脑”。
获得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称号的周琦炜,被称作“C919血管神经系统的建造师”。七万根线缆,如同人体的血管和经脉一样,分布在全机各个区域,总长加起来近一百公里。
周琦炜要做的就是把它们分毫不差安装在一起。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无数个夜晚,周琦炜独自留在车间,钻研飞机的每一个部段、每一条线路。
还有那一位位无畏的试飞员。他们需要在失速、最小离地速度等高风险科目中试飞,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这种试飞验证也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蹈”。
还有太多默默奉献的人无法一一提及,还有太多动人的故事无法一一讲述。正是这支信念坚定、甘于奉献、勇于攻关、敢打硬仗、具有国际视野的队伍,托举起了我们的“大飞机梦”。
大飞机的市场有多大?数据显示,未来20年,全球将有超过4万架民用客机交付,价值超过6万亿美元。其中,我国航空市场将接收超过9000架新机,价值约1.39万亿美元,市场规模大、潜力强。
C919是窄体喷气式客机,对标的是民航运输市场用途最多、保有量最大的150~200座级的窄体机,用于满足民航最大的窄体客机市场。它的航程为4075~5555公里,能够胜任国内所有城市之间的飞行。
2022年11月,C919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首次进行了飞行表演。这次精彩亮相,也为它迎来了300架的订单。
截至2022年底,C919累计获得32家客户1035架订单。订单超千架,这是客户的信赖,也是市场的认可,未来,C919将收获更大的市场。
航空制造业被称为“现代工业之花”,而大飞机由几百万个零部件组成,技术门槛高、研制周期长、系统复杂,更是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摘得这颗明珠,意义非凡。
16年来,我国坚定自主创新、开放合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设计、系统集成、全球招标、逐步提升国产化的发展路子。
C919不仅仅是一款飞机,更是一个强大的“新引擎”,带动了我国以航空业为主轴的科技创新,牵引着制造业产业链向高端化迈进。
以机翼为例,C919配备了我国首次自主研制的超临界机翼,相比传统翼型可以有效减少飞行阻力。设计团队前前后后共绘制了2000多份图纸,经过不断比对、筛选,确定了最终方案。在国内外风洞试验中,机翼圆满完成了所有试验目标。
自主设计仅仅是国产大飞机创新探索的体现之一,通过C919大型客机研制,我国商用飞机产业的创新链、价值链、产业链得到拓展和延伸,带动了新材料、现代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技术的集群性突破。
以飞机起落架为例。起落架对材料强度、韧性有着极高质量的要求。C919采用的就是由中国自主研发生产的300M超高强度钢。这一特种钢的研发带动形成了需求超千吨、产值过亿元的重要高端航空特殊钢产业,使我国具备民用航空主力特殊钢跻身国际市场的能力。
有数据显示,通过C919的设计研制,我国掌握了民机产业5大类、20个专业、6000多项民用飞机技术。未来,我国还将进一步提升大飞机的产业链、供应链水平,在重大关键技术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国产大飞机已经乘风起飞,天高海阔,大展宏图。
据上海市科委获悉,上海加快建设大飞机产业体系,以突破核心、集成创新为重点,推动ARJ21新支线飞机规模化交付、C919大型客机交付首家用户。
来自中国商飞数据显示,2022年12月,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交付首家用户东方航空公司,迈出市场运营“第一步”。截至2022年底,C919累计获得32家客户1035架订单。
根据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飞)发布的《2021-2040年商用航空发动机市场预测》数据,预计未来二十年,中国航空市场将接收50座级以上客机9084架,市场规模约1.4万亿美元。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张玉金透露,C919大飞机必将提速扩产,抢占市场份额,国产大飞机事业将从全面研制转入产业化阶段。张玉金介绍,C919规划未来五年,年产能计划到达150架,现在已经有1200多架的订单,产能进入成熟期,必然会有质的升级。
业界认为,中国商飞方面在此时宣布C919大飞机必将提速扩产,或许也意味着市场需求以及航空公司需求提升。面向C919大飞机提速扩产的需求,大飞机产业链上的各个上市公司亦积极进行响应。
洪都航空方面表示,公司参与投资的洪都商飞参与C919项目,预计随着C919业务进展,洪都商飞应该会提升大飞机国产化率,同时听闻CR929项目还在研制阶段,洪都商飞亦作为供应商参与。
中航光电表示,会根据客户需求做好订单;公司近年来产能规划都很匹配订单需求,对国产化率的提升也一直都有要求,亦有参与CR929项目。
另据工信部微信公众号消息,1月11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2022年C919大型客机实现全球首架交付。2023年要加快推进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加快大飞机产业化发展,推动工业母机高质量发展。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飞机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价值评估研究报告》显示:
全球飞机制造商双雄空客、波音同日公布2022年订单与交付信息。净订单方面,空客以820架力压波音的774架。交付上,空客也延续过往三年的强势,第四年超越波音执飞机制造之牛耳。
对两大老牌飞机制造商来说,两者均有各自的王牌机型,不过同样承受着供应链之痛。
美国波音公司公布2022年共交付480架飞机,相比之下其最大竞争对手空中客车公司共交付661架飞机。这是波音连续第四年落后于空客。而主要原因就是中国市场。去年,波音向中国交付了8架飞机,而空客交付超过100架。
2022年全年,空客共斩获820架净飞机订单,其中A320系列依然(含A319neo、A320neo、A321neo)以770架订单称霸旗下所有机型。
2022年,空客曾将年内交付目标从720架调低至700架,甚至表示700架的目标依然“遥不可及(out of reach)”。
如今,空客终于揭晓成绩单——2022年共交付661架商用飞机。空中客车首席执行官纪尧姆·福里Guillaume Faury坦言,该数字明显低于原定目标,但考虑到“运营环境复杂性”(the complexity of the operating environment),依然对团队和合作伙伴表达了感谢。
2022年全年,扣除转换和取消订单后,波音全年净新飞机订单为774架,其中737max以561架订单在其旗下机型中一枝独秀。交付量上,2022年波音交付480架,与空客相比少了近200架,交付量只达到后者的七成左右。
空客A320和波音737两款大型客机是全球需求最旺盛的机型之一,中国航空公司订单约占全球市场需求的四分之一。
同时,首架中国商飞研制的国产大型飞机C919去年交付东方航空,并在当天正式加入东航机队,未来有望形成三足鼎立。有媒体援引行业分析师称,面对波音和空客的垄断地位,中国想要切实地挑战他们,还需要十年时间。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措施加快落地,民航客运量实现快速反弹,机票预订量也大幅增长。各类返乡过年、探亲访友和旅游观光等出行需求集中释放,也给民航业带来了久违的发展机遇,各大航司正积极投放运力,保障旅客平稳出行。
返乡探亲、跨省旅游等出行需求大幅增加,在进一步带动旅游市场升温的同时,也有望助推民航市场迎来显著复苏。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前举办的全力做好春运服务保障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民用航空局总飞行师万向东表示,2023年春运是全面落实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及“乙类乙管”各项措施以来的第一个春运,预计春运期间民航旅客运输量将从低位快速反弹,客流量将明显增长。春运期间,全民航日均安排客运航班1.1万班,为2019年春运期间的73%左右。
事实上,今年春运客流量的快速反弹趋势,也可以从各大航司的运力投放计划中窥见一斑。
中国民航局局长宋志勇6日表示,2023年,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调整、经济运行巩固回升,民航运输市场有望迎来显著复苏。
宋志勇在当日召开的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表示,2022年,民航协调争取并加快实施一揽子财税金融纾困政策,稳住行业发展基本盘。
行业全年完成运输总周转量599.3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2.5亿人次、货邮吞吐量607.6万吨,恢复至2019年的46.3%、38.1%、80.7%。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22年,我国民航新建迁建8个机场,运输机场总数达到254个,通用机场399个。截至目前,我国民航拥有运输飞机4165架、通用航空器3177架,机场总设计容量达15亿人次。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四大世界级机场群建设初具雏形。与100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签署双边航空运输协定。
2023年国内民航市场有望实现大幅增长,旅客运输量有可能超过2019年水平。随着全球各国逐步放开边境限制,2023年国际边境控制政策、航权限制快速放开,受运力限制叠加的周边短程休闲旅游需求和远程探亲、商务等刚性需求持续释放,国际民航市场有望恢复。
《2022-2027年中国飞机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价值评估研究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2022-2027年中国飞机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价值评估研究报告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及投资者能否做出适时有效的市场决策是制胜的关键。飞机行业研究报告就是为了解行情、分析环境提供依据,是企业了解市场和把握发展方向的重要手段,是辅助企业决策的重...
查看详情
游戏陪玩行业市场多大?在刚刚结束的2022英雄联盟夏季赛总决赛中,JDG战队鏖战五局以3:2战胜TES战队,成功捧起LPL夏季...
网络安全设备包括IP协议密码机、安全路由器、线路密码机、防火墙等,广义的信息安全设备除了包括上述设备外,还包括密...
我国运动鞋服市场发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以OEM代工为主,内资鞋服品牌大都通过代工起家;到90年代后期,内资进入品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机电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多,从交通工具到各种家用电器、计算机、打印机...
智慧招商是将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园区招商的实践经验。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高科技手段,解决园区投资运营难...
花椒行业市场怎么样?花椒,是芸香科、花椒属落叶小乔木多年生植物。具高茎,枝有短刺,叶为小叶片,叶片对生,无柄。4...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