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咖啡文化盛行,咖啡成为了一种时尚,受到年轻人的热烈追捧。《2023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显示,大多数消费者已养成每周饮咖啡的习惯,约有25%的消费者甚至每天都会享用一杯咖啡。
从市场规模来看,中国咖啡市场近两年一直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市场规模达900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1万亿元。
相关工商数据显示,我国现存22.0万家咖啡相关企业。2021年以来,咖啡相关企业新注册量逐年增加,且增速逐年加快,2021年、2022年、2023年新注册量分别同比增加17.1%、37.9%、67.9%至2.6万家、3.6万家、6.0万家。截至5月29日,2024年我国已新注册1.7万家咖啡相关企业。
咖啡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是用经过烘焙的咖啡豆制作出来的饮料,与可可、茶同为流行于世界的主要饮品。
《2024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显示,咖啡到店成为整个咖啡市场增长最为亮眼的消费场景之一。2023年的咖啡到店团购总交易额相较2022年增长了161%,2023年的下层市场咖啡到店团购订单增长率高达257%,但订单量占比仅为18%,增长潜力巨大。
2023年,全国通过外卖渠道共消费9.3亿杯咖啡,金额超200亿元。其中仅上海一地的金额便超34亿元、售出1.6亿杯,平均每人每年外卖消费咖啡约6.5杯。江浙沪咖啡外卖消费金额在全国总值中占比超过50%。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咖啡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国产咖啡品牌入场虽晚但扩张迅速,平价咖啡席卷全国各大中小城市。2023年,瑞幸咖啡已覆盖99%的三四线城市和70%的五线城市。与外资品牌相比,本土品牌如库迪、幸运咖、沪咖等,主攻下沉市场。
2023年以来,咖啡品牌不断通过降低价格、延长价格折扣持续时间来获取市场份额,其中以瑞幸9.9元和库迪8.8元最为突出。今年2月,瑞幸缩减了9.9元优惠券的适用范围。而率先打响价格战的库迪,则将“9.9咖啡”延续三个月,其宣布自6月1日起,库迪咖啡开启为期三个月的“夏日果咖季”大型营销活动,活动期间,除少量特殊门店外,全部饮品9.9元不限量促销。除了库迪、瑞幸,星巴克也被卷入价格战中。不过,星巴克方面回应称,对打价格战不感兴趣,不定期的市场促销活动其实一直都有。
在价格战的巨大压力下,包括 Seesaw在内的精品咖啡连锁品牌在内,一起被逼入“不降价没生意,降价没活路”的两难境地,艰难应对单店客单价、营业额和利润率的大跌。
价格战带来了头部企业竞争的变化。今年4月,瑞幸公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报告显示,营收的大幅增长并没有让利润同步扩大,净亏损为7142万元,2023年同期净盈利5.64亿元。瑞幸CEO郭谨一在财报电话会上解释称:“受季节性以及激烈的行业竞争影响,利润有所回落。”
5月1日,星巴克发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作为星巴克第二大市场,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平均客单价下降了9%,而星巴克同期在全球平均客单价则增长了2%。此外,星巴克全年收入预期下调,由10%至12%降至7%至10%。
价格战带来了诸多影响,轰轰烈烈的“价格战”让咖啡市场硝烟弥漫,如今烟雾逐渐散去,这条赛道上幸存的选手已不多。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5月8日,咖啡行业近一年内新开店89346家,净增长48508家,新开门店和净增长数据两相对比之下,意味着,咖啡行业过去一年内闭店约40000家。专家表示,企业应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顺应形势,更加重视产品质价比。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及投资者能否做出适时有效的市场决策是制胜的关键。报告准确把握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有效规避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咖啡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