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水泥价格整体环比小幅回落1.4个百分点,回落区域主要集中在湖南、重庆、四川等长江中上游地区,回落幅度在15~35元/吨。水泥在2024年4月后经历了几轮推涨,前期价格推涨后,后面有所回落,主要是由于前期竞争太激烈,行业整体亏损严重,叠加新国标的执行,对于成本端有一定提升。
工厂生产一线零员工,从原料到产品生产全过程智能控制,将城市垃圾和固废转化为企业生产燃料,生产全过程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随着水泥行业摘掉高污染高排放帽子,不远的将来,水泥工厂将成为城市环境的净化器。
在朝着零员工、零碳排放、零废弃物排放工厂迈进的过程中,水泥行业不断进行生产工艺优化和技术改造,企业生产标准煤耗和用电量大幅下降。
今年1月份,相关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底前,重点区域取得明显进展,50%左右的水泥熟料产能完成改造;到2028年底前,重点区域水泥熟料生产企业基本完成改造,全国力争80%水泥熟料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这标志着我国继燃煤电厂、钢铁行业之后,又一传统行业全面实施超低排放改造。
水泥行业低碳转型发展,科技创新是引擎。“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高碳排放行业实现碳中和的托底技术,发展CCUS技术是水泥行业实现碳中和的必要途径。”中国建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热化学反应实验室主任陈昌华介绍,水泥行业目前可行的碳捕集提纯技术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针对低浓度二氧化碳烟气的捕集提纯技术,第二类是通过燃烧过程实现二氧化碳自富集技术,主要采用全氧燃烧技术。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2024-2029年水泥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显示:
当前,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发展,数字化、智能化成为水泥行业转型发展的必由路径。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绿色制造名单中,水泥行业有274家企业入选绿色工厂,有125家绿色矿山。
数智化的应用和绿色低碳技术的落地已经让企业尝到了甜头。其实,不只是这一家企业,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水泥行业的绿色低碳、数智化的转型升级。
今年1月,国家推出了《关于推进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要求推进实施水泥等行业的超低排放。到2025年底前,重点区域取得明显进展,力争50%水泥熟料产能完成改造,区域内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基本完成有组织、无组织超低排放改造;到2028年底前,重点区域水泥熟料生产企业基本完成改造,全国力争80%水泥熟料产能完成改造。这标志着我国继燃煤电厂、钢铁行业之后,又一传统行业全面实施超低排放改造。
如果企业想抓住机遇,并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发挥最佳作用,那么我们推荐您阅读我们的报告《2024-2029年水泥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我们的报告包含大量的数据、深入分析、专业方法和价值洞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趋势、风险和机遇。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正确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获得领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