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全国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服务中心于2024年11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31日,全国“人工智能”组织机构数量已达近190万户。
总体概况
全国人工智能组织机构数量的快速增长,反映了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蓬勃发展态势。这些组织机构涵盖了从研发、生产到应用等各个环节,共同推动了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广泛应用。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4-2029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分析
地域分布
人工智能相关组织机构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集聚效应,具体如下:
东南沿海地区:人工智能组织机构在东南沿海地区尤为集中,占比高达57%。这一地区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经济基础和丰富的科技资源,吸引了大量的人工智能企业和研究机构入驻。
广东省:作为东南沿海地区的代表,广东省以近28万户的规模领跑全国,占全国总量的14.7%。广东省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数量的优势上,更在质量上取得了显著成果,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和创新平台。
海南省:近年来,海南省以年均55%的增长速度,总量突破9万家,跻身全国人工智能大省前列。海南省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政策优势,以及近年来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的持续投入。
行业分布
在行业分布方面,人工智能组织机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
科技和信息技术领域:这两个领域的人工智能组织机构数量约55万户,各占市场份额约29%,合计占据人工智能组织机构总数的近六成。这表明科技和信息技术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领域,也是创新最为活跃和成果最为丰硕的领域。
制造业领域:全国已有超过6万户企业实现人工智能转型,这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国人工智能组织机构数量已接近190万户,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在地域分布上,东南沿海地区和广东省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集聚区;在行业分布上,科技和信息技术领域以及制造业领域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点领域。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人工智能(AI)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市场经济发展前景趋势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话题,涉及技术进步、市场应用、政策支持、投融资活动等多个方面。
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
技术进步:
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技术、智能机器人、计算机视觉和自动驾驶等,均取得了显著进展。
人工智能大模型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
市场应用:
人工智能已广泛应用于智慧金融、智慧医疗、智能制造、智慧能源等多个领域,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显著的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
智慧城市与企业智能管理在人工智能的下游应用领域中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政策支持:
国家对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鼎力支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人才培养。
政策引导加深了人们对算力的认识,有助于更多企业、投资者参与算力建设。
投融资活动:
人工智能行业的投融资活动经历了快速增长后略有波动,但整体趋势依然向上。
投融资活动主要集中在企业服务、先进制造以及汽车交通等领域。
二、未来市场经济发展前景趋势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根据沙利文咨询的预测,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6158亿美元,中国将突破7993亿元。
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如今已突破5000亿元,且增速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
技术融合与创新:
人工智能将与更多前沿技术融合,如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共同推动产业创新。
人工智能大模型将逐步拓展、外延,赋能自动驾驶和具身机器人等领域。
应用场景拓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人工智能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在智能制造领域,人工智能将推动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在医疗健康领域,人工智能将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效率。
人才培养与体系建设:
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将进一步完善,跨学科融合趋势明显。
强化人工智能伦理与法律教育,培养具备社会责任感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将成为重要任务。
政策与监管:
政府将加强对人工智能产业的监管和引导,确保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政策将更加注重平衡技术创新与社会伦理、安全等方面的关系。
人工智能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未来市场经济发展前景广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人工智能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政府和企业也需要加强合作与引导,确保人工智能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欲获悉更多关于人工智能行业重点数据及未来五年投资趋势预测,可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4-2029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