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自然资源部发布《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根据《公报》,2024年海洋经济呈现强劲发展势头,经济总量达10543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8%。其中,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488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770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2849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4.6%、35.8%和59.6%。分产业看,海洋传统产业平稳较快发展,海洋新兴产业不断培育壮大。
海洋能是重要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包括潮汐能(含潮差能和潮流能)、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等。海洋能开发利用有利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缓解东部沿海地区、海岛和深远海设施设备电力短缺,推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能开发是指利用海洋中的能源资源,如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和海流能等,进行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能源都来自于海洋中的自然现象,具有清洁、可再生的特点,被视为未来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与“双碳”目标推动下,海洋能作为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正成为各国能源战略的重要方向。
近年来,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可再生能源法》《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等文件明确了海洋能开发的战略地位,推动技术研发与商业化应用。近日,自然资源部等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力争到2030年,海洋能装机规模达到40万千瓦,建成一批海岛多能互补电力系统和海洋能规模化示范工程,海洋能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丰富,形成系列高效、稳定、经济的海洋能技术装备产品,海洋能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法律、政策、标准体系和市场环境进一步健全完善,培育一批具有较强技术研发能力和全球竞争力的海洋能规模化开发利用企业。
然而,海洋能开发仍面临技术成熟度不足、投资成本高、环境适应性等挑战,亟需通过创新突破瓶颈,实现规模化发展。
(一)市场现状与驱动因素
1. 市场规模与区域格局
全球海洋能市场呈现“三足鼎立”格局,欧洲、北美和亚洲为主要发展区域。欧洲凭借成熟的技术体系和政策支持,在潮汐能与波浪能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美国注重温差能与海流能研发,示范项目数量逐年增加。中国作为后起之秀,通过国家专项基金和区域试点(如浙江、广东)加速布局,2024年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超3000万千瓦,带动海洋能产业链延伸。
2. 技术进展与应用场景
潮汐能和波浪能技术已进入商业化初期阶段,例如中国江厦潮汐电站、英国“潮汐礁”项目等。温差能开发依托热交换器(OTEC)技术,在热带海域逐步推广。此外,海洋能应用从单一发电向多元化拓展,如海水淡化、海洋牧场供能、深海探测设备供电等,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
3. 政策与资本驱动
各国通过补贴、税收减免和碳交易机制降低投资风险。中国设立海洋能产业发展基金,鼓励国企与民企合作;欧盟“蓝色能源计划”投入数十亿欧元支持技术研发。社会资本加速涌入,2024年全球海洋能领域风险投资同比增长25%,初创企业聚焦智能化设备与系统集成。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4-2029年中国海洋能开发市场调查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分析:
当前,海洋能开发正处于从技术验证向规模化应用过渡的关键期。一方面,技术进步显著降低了发电成本(潮汐能成本已降至0.15-0.3元/千瓦时),政策红利和能源需求增长为行业注入动力;另一方面,深海环境复杂性、设备耐久性不足、生态影响评估缺失等问题制约产业化进程。例如,波浪能装置在极端海况下的故障率高达30%,运维成本占项目总成本的40%以上。如何平衡技术突破、成本控制与生态保护,成为行业突围的核心命题。
(二)发展挑战与风险
1. 技术瓶颈
能量转换效率低:潮汐能平均利用率不足30%,温差能受限于热力学循环效率。
设备可靠性待提升:海上风电叶片腐蚀、波浪能装置结构疲劳等问题频发,导致项目寿命缩短。
并网技术滞后:海洋能发电波动性强,需配套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目前成熟方案有限。
2. 经济性与投资风险
初始投资高:潮汐电站建设成本达2-3万元/千瓦,回收周期长达15-20年。
融资渠道单一:依赖政府补贴,民间资本参与度不足,中小型企业融资难度大。
3. 环境与政策风险
生态影响争议:潮汐坝可能改变海岸线沉积,温差能开发或扰动深海生态。
国际标准缺失:各国技术规范不统一,跨国项目合作面临壁垒。
海洋能开发作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赛道,已从概念探索迈入实践深耕阶段。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与资本投入共同驱动市场扩容,潮汐能、波浪能等细分领域呈现规模化趋势,新兴应用场景不断拓展。然而,行业仍面临技术成熟度不足、经济性待提升、环境适应性等核心挑战。未来,突破方向将聚焦于高效能量转换材料研发(如超导材料)、智能化运维系统构建、多能互补模式创新(如“海上风电+海洋能”融合),以及国际标准体系完善。
对中国而言,需进一步发挥沿海区位优势,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示范项目落地,同时通过绿色金融工具吸引社会资本,构建“技术-产业-生态”协同发展的新型海洋能源体系。
想要了解更多海洋能开发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4-2029年中国海洋能开发市场调查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