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停3年之后,廈門將在今年重新啟動保障性商品房的配售。目前,《廈門市保障性商品房管理辦法》已正式印發(fā)。這意味著,自2014年2月12日起停止配售的保障性商品房,將再度回到廈門的住房保障體系。
記者致電廈門市住房保障管理中心,獲得的回復是,今年肯定會重啟推出,目前只是一個預告,具體申請登記、房源發(fā)布等事宜有待進一步發(fā)布。
而相關的消息稱,此次廈門保障性商品房銷售價格將按每批次房源的市場評估價測算,并給予一定優(yōu)惠。在前期按照社會平均收入,對配售對象還貸收入比例進行科學測算后,原則上將優(yōu)惠比例定為55%。
在廈門房價高企的背景下,分析人士指出,這將給當?shù)胤€(wěn)定人才打下一劑強心針。
比市場價優(yōu)惠55%
2016年,廈門房價進入快速上漲通道。
中國指數(shù)研究院的百城價格指數(shù)顯示,去年11月,廈門的樣本均價已達到29132元/平方米,僅次于深圳、上海、北京,位列第四。而智聯(lián)招聘不久前發(fā)布的《2017年節(jié)后第一周求職期招聘薪酬城市排名》則顯示,廈門以7555元的平均薪酬排在第九。
國家統(tǒng)計局的數(shù)據(jù)則顯示,2017年1月,廈門新建商品住宅價格雖環(huán)比略有下跌,但同比仍上漲38.8%,漲幅在70個大中城市中位列第二,僅次于合肥。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丁長發(fā)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廈門推出保障性商品房的這一舉措,一定程度是緣于高房價的壓力。保障性商品房重新推出,將惠及更多難以負擔購買商品房的“夾心層”。
廈門市住房保障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前期按照社會平均收入,對配售對象還貸收入比例進行科學測算后,根據(jù)市場評估價,原則上將優(yōu)惠比例定在55%,但根據(jù)不同批次房源的特點,這一比例還可做適當調整。
2016年,深圳市委書記、市長許勤曾介紹,深圳的安居工程計劃,對符合條件的人員,按照市場價格的50%到70%供應。粗略比較,廈門政府的讓利空間更大。
具體的申請門檻為:個人或家庭需滿足在廈門無自有住房,以家庭為單位申請的,成員至少有2人取得廈門戶籍,且至少1人取得戶籍滿3年;單身居民則需年滿35歲并取得戶籍滿3年。
消息透露,申購將采取“小輪候”方式,按批次公布配售方案。每一批次開通申請前,廈門市住房保障行政管理部門根據(jù)房源籌集、房地產市場等情況制定每批次的輪候配售方案并向社會公布。
購買該類保障房可按規(guī)定提取個人住房公積金和辦理公積金貸款;權屬登記日起滿5年后可上市轉讓,并按原購房價與屆時房屋市場指導價差價的一定比例上繳土地收益等相關價款。
穩(wěn)定和吸引人才
除了保障“夾心層”的住有所居,廈門重新啟動的保障性商品房項目,將高層次人才也單獨納入了申請體系。
據(jù)了解,只要在廈門當?shù)毓ぷ鞑⒎稀稄B門引進高層次人才住房補貼實施意見》規(guī)定條件的A、B、C類人才,即可不受戶籍、年齡的限制,直接提出申請;未來保障性商品房或將面向這類人群進行單獨批次配售。
2016年2月,廈門出臺了針對高端人才的《引進高層次人才住房補貼實施意見》,對于符合認定要求的人才,每年至少給予3.5萬元的購房補貼,累計不超過35萬元,最高補貼則可達到100萬元。
伴隨著保障性商品房的重新推出,廈門也有加大保障房的開工建設力度。建設局披露,全年擬計劃開工57個重點項目,其中民生項目顯著增加,尤其是保障性安居工程,新陽居住區(qū)二期建成后可提供 6900套保障性住房,洋唐居住區(qū)三期建成后可提供4000套。
在就業(yè)和安居成為人口遷移的重要考量因素時,廈門加大力度建設和配售保障房,無疑有著提升城市對人才的吸引力的意圖。
今年的廈門兩會期間,如何讓人才“留得住、進得來”引起了代表和委員們的重點關注,有參會者將矛盾的焦點指向高房價對人才的擠出,指出廈門要嚴防陷入高層次人才吸聚能力弱、“夾心層”人才難留住的困境。
廈門統(tǒng)計局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為392萬,比上年增加6萬,增長1.6%。記者梳理近幾年的數(shù)據(jù),“十二五”期間廈門常住人口數(shù)量分別為361萬、367萬、373萬、381萬,386萬,每年的增長大約保持在6萬。
根據(jù)國務院2016年批復的《廈門市城市總體規(guī)劃(2011-2020年)》,到2020年,廈門的常住人口控制在500萬以內。從目前的增速來看,到2020年,控制在500萬以內壓力不大。
一位廈門當?shù)卣浻^察人士告訴記者,即使常住人口保持了一定的增長,但考慮到廈門環(huán)境宜人,是福建省其他地市很多人退休后的養(yǎng)老選擇,所以人口增量中有相當比例的老年人。
而在去年的廈門市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上,廈門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昭揚指出,現(xiàn)在廈門面臨著進入勞動市場的人口直線下降的情況,一個地方要有實力有活力,就得吸引年輕人,要讓年輕人能夠留在廈門。
丁長發(fā)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如果保障性商品房能按計劃順利推出,對于穩(wěn)定年輕人才,進而帶動廈門經濟增長,都將發(fā)揮正面作用。
原廈門規(guī)劃局局長、廈門大學雙聘教授趙燕菁則告訴記者,全國幾乎所有城市的保障房都和戶籍掛鉤,但從制度設計上,可以考慮與就業(yè)相聯(lián)系,只要社保繳夠一定年限,就可以享受資格。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yè)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yè)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yè)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yè)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fā)現(xiàn)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lián)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yè)研究院
中國企業(yè)國內外并購現(xiàn)狀及并購策略研究預測
2016年中國并購市場共完成交易3,105起,同比提高15.3%
助聽器(Hearing Aid)是一個有助于聽力殘疾者改善聽覺
2017年春節(jié)期間,國內航空公司共執(zhí)行航班8萬余班,同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