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结果页

2023针织行业全面分析 针织行业企业发展形势分析

针织产品除供服用和装饰用外,还可用于工农业以及医疗卫生和国防等领域。针织分手工针织和机器针织两类。手工针织使用棒针,历史悠久,技艺精巧,花形灵活多变,在民间得到广泛流传和发展。

针织行业发展现状如何?

利用织针把各种原料和品种的纱线构成线圈、再经串套连接成针织物的工艺过程。针织物质地松软,有良好的抗皱性与透气性,并有较大的延伸性与弹性,穿着舒适。针织产品除供服用和装饰用外,还可用于工农业以及医疗卫生和国防等领域。针织分手工针织和机器针织两类。手工针织使用棒针,历史悠久,技艺精巧,花形灵活多变,在民间得到广泛流传和发展。

根据不同的工艺特点 ,针织生产分为纬编和经编两大类。在纬编生产中原料经过络纱以后便可把筒子纱直接上机生产。每根纱线沿纬向顺序地垫放在纬编针织机的各只织针上,以形成纬编织物。在经编生产中原料经过络纱、整经,纱线平行排列卷绕成经轴,然后上机生产。纱线从经轴上退解下来,各根纱线沿纵向各自垫放在经编针织机的一只或至多两只织针上,以形成经编织物。

在某些针织机上也有把纬编和经编结合在一起的方法。这时在针织机上配置有两组纱线,一组按经编方法垫纱,而另一组按纬编方法垫纱,织针把两组纱线一起构成线圈,形成针织物。由同一根纱线形成的线圈在纬编针织物中沿着纬向配置,而在经编针织物中则沿着经向配置。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7年中国针织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显示:

在国际市场,中国中、低档针织品凭借质优价廉的竞争优势,出口量不断增长,年均增长速度超过了20%,并形成了以中国香港、日本、欧盟和美国等代表的几大出口区域。但在进出口方面,针织业也面临纺织工业所遇到的国际贸易摩擦、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等问题,同时在国际市场上,中国针织品主要是以来样来料加工、OEM等形式进入国际市场的,出口产品的档次低,使中国针织产品难以获得高附加值。中国针织业要想进一步加快在国际市场的发展步伐,必须要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加大科研投入,加快产业升级,加大产品结构的调整,并在品牌、质量、特色等方面重力出击。

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2021年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实现大幅度提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0823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总额为13842亿元,比2020年增长12.7%,其增速基本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持平。全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08042亿元人民币,比2020年增长12.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5%,比2020年下降0.4个百分点。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穿类商品同比增长8.3%。

我国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2021年我国GDP超过114万亿元,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7万亿元,同比增长34.30%,巨大的经济总量显示出综合国力显著提升,说明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也说明我国经济抗风险、抗冲击能力增强。从要素条件看,我国不仅产业体系完备,产业可控程度较高,而且国内主要产业链上下游供求关系基本进入日益优化与良性循环状态。消费方面,2021年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4万亿元,针织内销稳定增长,消费升级趋势愈发分明,民众建立起了乐观消费预期,国内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针织行业企业发展形势

在经历了2020年疫情以来的调整后,2021年中国针织行业经济运营明显回升。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1年针织行业5861家规上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637.34亿元,同比增长13.30%,2020、2021两年复合平均增速为1.99%,比2019年的增速提高了1.89个百分点。反映出我国针织行业积极应对全球疫情影响,不断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推进高质量发展,企业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不断提升,行业发展韧性明显增强。

2022年上半年我国针织行业规上企业总体运营收入实现了增长,但增速明显回落,行业规模增长呈现放缓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6月针织行业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35%,高于纺织行业0.61个百分点,增速较2021年全年下降了6.95个百分点,较2022年一季度下滑5.91个百分点;其中针织织物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23%,针织服装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66%,增速较2021年全年分别下降了10.39个百分点和5.18百分点,较2022年一季度分别下降了8.41个百分点和4.62个百分点。

针织机的品种繁多,已超过350种。随着化学纤维新品种和后整理工艺的发展,提高了针织物挺刮、免烫和耐磨等特性。拉绒、磨绒、剪毛、轧花和褶裥等整理技术的应用,使针织品的品种更为扩大。针织技术已经扩展到其他纺织生产方面,如将针织成圈方法应用在织布机中进行分段引纬,并把各段纬纱用线圈加以串针织品套连接,以代替传统的投梭运动,使织造速度提高,这就是织、编结合的织编机。

针织弹力纤维 针织行业的新趋势

新型合成纤维”贝特纶”(benrs)。贝特纶集涤纶、睛纶和锦纶的特点,既有锦纶的柔软性、回弹性和抗污溃性,又有睛纶的蓬松性及涤纶的抗皱性和耐腐蚀性,且抗起毛起球,性能突出,能用分散性染料常压染成深色,将成为涤纶、锦纶的强有力竞争对手。

在针织领域,曾有人将贝特纶描述成“未来的弹力纤维”。贝特纶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在于它的各种优异性能。贝特纶集涤纶、腈纶和锦纶的优点,既有锦纶的柔软性、回弹性和抗污渍性,又有腈纶的蓬松性及涤纶的抗皱性和耐腐蚀性,且抗起毛起球性能突出,能用分散性染料常压染色。

由于针织行业对劳动力依赖性较大,使得中国的低工资成本占有明显优势,再加上中国巨大的市场份额和成熟的技术配套,未来全球针织行业将会大部分集中在中国发展,随着海外先进技术的不断引入,针织行业正加快实现产业升级,并形成区域性针织基地。总体来看,针织行业的发展前景良好。

中研普华利用多种独创的信息处理技术,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3-2027年中国针织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福建再担保业务新增规模突破200亿元 再担保行业发展现状

福建再担保业务新增规模突破200亿元近年来,福建省不断加大对省级再担保机构财政支持力度,通过对业务保费给予补贴以2...

应急救援装备市场如何 应急救援装备行业销售状况分析2023

未来应急救援装备行业市场机会在哪?受各种传统的和非传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风险、矛盾影响,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环2...

生物工程行业发展前景大吗?2023生物工程行业深度调研

“十三五”末期,我国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生物育种、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产值规模近5万亿元,生物工程行业及大健康1...

中国果蔬加工行业发展现状 2023果蔬加工行业产量分析

果蔬加工就是通过各种加工工艺处理,使果蔬达到长期保存、经久不坏、随时取用的目的。在加工处理中要最大限度的保存其...

预计2027年元宇宙市场规模分析 未来元宇宙产业分析

预计2027年元宇宙市场规模分析随着资本方面的推动,政策体系的日臻完善,也持续为行业发展发展增加动能。去年11月,工...

国学培训行业市场前瞻 国学培训行业投资战略

穿上汉服,捧起《论语》或《弟子规》,开始摇头晃脑,口中念念有词,这个场景经常出现在一些国学培训班里。有数据称,...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2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05036522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