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结果页

目前我国民族药剂产业企业规模小、市场份额小 但发展形势良好

民族药剂即少数民族药剂,指的是我国少数民族使用的、以本民族传统医药理论和实践为指导的药物。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与疾病抗争、维系民族生存繁衍的过程中,以各自的生活环境、自然资源、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为根基,创立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医药体系。

民族药剂即少数民族药剂,指的是我国少数民族使用的、以本民族传统医药理论和实践为指导的药物。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与疾病抗争、维系民族生存繁衍的过程中,以各自的生活环境、自然资源、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为根基,创立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医药体系。

民族药(剂)产业链是指从民族药材种植,到民族药产品(民族药饮片、民族药成药等)的生产加工过程,到达终端消费者的各个环节所构成的产业链条。民族药产业链较长,包括上游民族药原材料种植、中游民族药加工制造、下游民族药流通业等主体环节,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

我国民族药剂产业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民族医药产业存在企业规模小、市场份额小、科研能力弱、市场攻关难、区域发展不平衡、市场融资难等问题,但发展形势良好,正在迈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

事实上,尽管民族医药现代化的口号喊了多年,但实际上还没有找到一个发展方向和思路。民族医药企业,应该放下"存废之争"与"理论之争",专心做"产业",充分挖掘、利用民族医药的宝贵遗产,在两个层次上开展产品研发:即原有处方的现代制剂工艺改造和有效部位乃至单体化合物的提取与全合成。

二次开发是民族药现代研究的良好途径。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疗效确切的民族药制剂,大多为复方制剂,剂型都比较落后,其基础的有效成分、药效、质控及作用机理等方面缺乏量化指标,在安全、有效、稳定等方面还缺乏规范和标准。因此需要利用多种科学手段对复方药物所用的药材的质量、有效成分、制备工艺、质量标准、药效、药理、毒理等进行研究。

民族医药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理论诊疗用药特色,在维护当地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民族医药经典名方是民族医药宝库中的明珠,是历经时间验证的有效方剂,通过继承、筛选、挖掘、创新,使经典名方的理论得到阐释,明确其临床疗效、安全性和经济性,进一步研究经典名方的作用机制,使经典名方的学术价值和临床价值得到进一步彰显和提升,这对我们民族医药的学术发展和造福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许志仁表示,我国少数民族地域辽阔,群众以当地的植物、动物、矿物为自然药物,通过对当地药物的深刻认识和有效利用,创造了与当地生产、生活相适应的行医方式。民族医药几千年来为维护本民族的健康,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民族医药在我国民族地区乃至全国的现代医疗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民族药产业是民族地区的特色支柱产业之一。在我国应对和参与全球医药产业竞争中,也最具特色和优势,是包括中药在内的传统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报告显示,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47个民族拥有历史悠久的民族医药学体系或民族民间医药知识积累,其中,壮、蒙、藏、维、傣等15个民族都设有本民族医药的医院

民族医药的国际交流越来越便利。相似的生态环境给东盟和中国之间的交流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也使中国跟东盟国家在药材交往方面变得频繁。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就传统的民族医药问题,建设了一系列的国际交流平台,包括中泰等12个国家和地区,充分体现了新的丝绸之路上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以及与东盟的传统医药的融合与共同发展,同时对我国国际交流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4-2029年中国民族药剂现状调研与发展趋势报告》分析:

民族医药是典型的“资源依赖型”产业,我国还未能完全掌握民族医药资源状况,例如物种、分布、蕴藏量、药用部位、采集与加工、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具体数据。

同时,民族医药大多来自于天然产物。有数据显示,在大约5000到6000种蒙、藏、维民族药中,分别产自青藏高原、内蒙高原和西北地区,但由于资源物种具有生长缓慢、资源自然更新率低下、适应生态环境脆弱等特点,资源利用方式较为粗放下,极易因过度采挖而导致资源迅速衰减,且价格极易被炒作。如藏药红景天、独一味、虫草、天山雪莲等,短短数年价格上涨10倍到100倍,行业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有些民族药产品缺乏科学规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依据,产品从原药材到成品缺乏可控的质量标准,缺乏药理、药效、毒理研究。质量标准落后,部分民族药的有效成分没有明确的定性、定量指标,一些验方在理论系统上存在争议和空白。

以蒙、藏、维民族为例,各民族聚居地域辽阔,各地药用资源物种差异显著,同一药物基原复杂和混乱,药品运用部位及临床应用“地域性差异”显著,同时标准缺乏。

有业内人士建议,运用大数据手段赋能民族医药的传承保护,建立民族医药数据库。同时,建立民族医药配方数据智能分析系统,利用大数据手段对配方、偏方成分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进而对其作数据挖掘整理,对剂量和疗效进行定量分析,快速精准找出对症治疗效果较好的民族医药配方,筛选出治疗效果好、经济成本低的民族医药特色配方,并提高其药理的“科学性”和运用效果。

云南省民族医药资源丰富,有药用植物6559余种,占全国总数的51%。千百年来各族人民积累了丰富的防病治病经验与知识,逐渐形成了民族医药多元并存的云南民族医药体系。然而受到资金需求量大、研发投入不足、供产销衔接不畅等问题制约,产业发展短板突出。为助力民族医药企业突破发展瓶颈,云南省税务部门“对症下药”为民族医药企业开出退税减税“良方”,着力把政策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民族医药发展优势。

创新研发是民族医药发展的“生命线”,研发背后需要大量的资金作支撑。云南省税务部门持续加大组合式税费政策落实力度,将实实在在的退税红利落实到惠民利企上来,为企业资金链“输血”,助企业创新链“造血”,推动医药产业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保障企业技术研发和生产经营的稳步开展。

如果想了解更多中国民族药剂现状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4-2029年中国民族药剂现状调研与发展趋势报告》。

本研究咨询报告由中研普华咨询公司领衔撰写,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信部、中国行业研究网、全国及海外多种相关报纸杂志的基础信息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和数据,客观、多角度地对中国民族药剂市场进行了分析研究。报告在总结中国民族药剂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各方面因素,对民族药剂的发展趋势给予了细致和审慎的预测论证。报告资料详实,图表丰富,既有深入的分析,又有直观的比较,为民族药剂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洞察先机,能准确及时的针对自身环境调整经营策略。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我国商用车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格局分析

公司预计2023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约为9.10亿元,同比增加约12.98倍。同时,公司预计扣非净利润约为2.20亿元,将实现扭8...

中国卫星遥感市场发展及投资策略分析

遥感卫星市场一直呈现出强劲的增长趋势。这是因为遥感技术在农业、环境监测、城市规划、国土测绘、天气预报等多个领域...

2024年生态环境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未来展望

生态环境治理行业对于改善环境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在,由于工业污染、汽车尾气等污染源的增加,空气、水体等环境受...

钙片行业发展如何?钙片行业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钙是人体内最普遍的元素之一,人体中钙的含量占总体重的1.5--2%,其中骨骼和牙齿约占99%。体液和软组织占1%。对于1...

2024汽车轻量化市场深度分析及未来发展前景趋势

汽车轻量化是在保证汽车的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汽车的整备质量,从而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减少燃料消耗...

美容院行业发展现状趋势及企业竞争深度分析

一、行业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和审美观念的转变,美容院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美容院不再仅仅提供...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3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05036522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