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球及各地氣溫不斷升高,日照強度日益增強,使得防曬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著消費者對健康和美容知識的了解加深,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防曬意識顯著增強。消費者對于防曬產品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傳統的防曬霜,而是擴展到防曬服、防曬帽、防曬手套等多種硬防曬裝備,以及具有多種附加功能的軟防曬產品。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防曬服配市場規(guī)模突破800億元,預計2026年將達958億元,其中防曬衣占比超50%。蕉下、歐森笠等防曬新勢力,安踏、李寧、駱駝、伯希和等戶外運動品牌紛紛下場,連賣羽絨服的波司登都來分一杯羹。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趨勢加劇,地球表面紫外線輻射強度逐年上升,“防曬”逐漸從“夏季專屬”的護膚步驟,演變?yōu)楦采w全年、全場景的生活必需。在健康意識覺醒與消費升級的雙重驅動下,中國防曬經濟應運而生并迅速壯大。早期,防曬需求主要集中在“防止曬黑曬傷”的基礎功能,產品形態(tài)以防曬霜、防曬乳等“軟防曬”為主;如今,隨著消費者對“全場景防護”的追求,防曬經濟已擴展為涵蓋防曬衣、防曬帽、防曬傘、防曬墨鏡、防曬口罩等“硬防曬”產品的綜合體系,甚至延伸至防曬窗簾、防曬膜等家居場景。
作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中國龐大的消費群體與不斷提升的購買力,使得防曬經濟成為國內消費市場的重要增長點——其發(fā)展歷程不僅折射出消費者需求從“功能滿足”到“體驗升級”的變遷,更見證了中國制造業(yè)從“模仿借鑒”到“自主創(chuàng)新”的跨越,以及品牌力從“外資主導”到“國貨崛起”的格局重塑。
防曬經濟行業(yè)發(fā)展現狀:多元化、個性化與國貨崛起的三重特征
(一)產品形態(tài):從“軟防曬”到“硬防曬”的全場景覆蓋
早期防曬產品以“軟防曬”為主,即通過涂抹防曬霜、防曬噴霧等化學或物理制劑,在皮膚表面形成防護層。隨著消費者對“便捷性”與“長效性”的需求提升,“硬防曬”產品(如防曬衣、防曬帽、防曬傘)逐漸成為市場主流。與“軟防曬”需反復補涂的弊端相比,“硬防曬”通過物理遮擋實現“一穿即防”,更符合現代快節(jié)奏的生活方式。同時,產品功能不斷升級:防曬衣從傳統的運動款演變至時尚修身款,融入冰感科技、速干透氣等功能;防曬傘采用黑膠涂層、紫外線反射材料,實現“晴雨兩用”;防曬墨鏡不僅防紫外線,還具備防藍光、防眩光等功能。此外,“軟防曬”與“硬防曬”的融合趨勢明顯,比如防曬霜添加“防水防汗”成分,適配戶外場景;防曬衣內置“防曬噴霧”口袋,滿足補涂需求。
(二)消費群體:從“女性為主”到“全人群覆蓋”的需求擴張
過去,防曬消費主要集中在女性群體,尤其是年輕女性。如今,隨著“男顏經濟”崛起與兒童健康意識提升,消費群體實現了“全年齡、全性別”覆蓋。男性消費者對防曬的需求從“被動接受”轉向“主動選擇”,更傾向于簡潔、高效的產品(如防曬噴霧、防曬乳),注重“不黏膩、不泛白”的使用體驗;兒童群體因皮膚嬌嫩,家長更重視產品的“安全性”與“舒適性”,兒童防曬衣采用柔軟的棉質材料,防曬霜添加“無刺激”成分,設計上融入卡通元素以吸引兒童;農村地區(qū)消費者因戶外活動時間長,對防曬產品的“耐用性”與“性價比”要求更高,比如防曬衣選擇結實的聚酯纖維材質,防曬傘采用加粗骨架。此外,老年群體因皮膚老化,對“抗紫外線+抗衰”的組合需求增長,推動了“防曬+修護”類產品的發(fā)展。
(三)渠道模式:從“線下專柜”到“線上社交”的場景融合
傳統防曬產品主要通過線下渠道(超市、專柜、專賣店)銷售,消費者依賴導購推薦與現場體驗。隨著互聯網與社交媒體的普及,線上渠道成為防曬產品的主要銷售場景。電商平臺(淘寶、京東、拼多多)通過大數據分析,向消費者推送個性化產品(如根據膚質推薦防曬霜、根據活動場景推薦防曬衣);社交平臺(抖音、小紅書)通過KOL種草、直播帶貨,提升品牌認知度(如很多年輕人因看到網紅推薦的防曬衣而購買);品牌官網與私域流量(微信社群、會員體系)則通過“一對一”服務,增強消費者忠誠度(如推送防曬知識、專屬折扣)。此外,線下渠道并未消失,反而轉型為“體驗中心”——比如品牌開設“防曬體驗店”,提供“紫外線檢測”“產品試穿”等服務,讓消費者更直觀地感受產品效果。
(四)品牌競爭:從“外資主導”到“國貨崛起”的格局重塑
過去,中國防曬市場被外資品牌(如資生堂、歐萊雅、安熱沙)主導,其憑借先進的技術與品牌積累,占據了高端市場份額。近年來,國貨品牌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與“精準營銷”,逐漸搶占市場。比如,蕉下以“防曬衣”為切入點,通過“時尚設計+高倍防曬”的組合,成為國內防曬衣領域的龍頭品牌;薇諾娜聚焦“敏感肌防曬”,采用“溫和成分+物理防曬”技術,贏得了敏感肌消費者的青睞;珀萊雅則通過“防曬+美白”的組合,滿足了消費者對“多效合一”的需求。此外,國貨品牌更擅長把握年輕消費者的需求,比如推出“聯名款”防曬衣(如與迪士尼、LINE FRIENDS合作)、“限量版”防曬霜,通過社交媒體傳播,提升品牌影響力。
據中研產業(yè)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防曬經濟行業(yè)發(fā)展現狀與投資趨勢預測報告》分析:
中國防曬經濟的現狀,是產品形態(tài)、消費群體、渠道模式與品牌競爭共同演化的結果。從“軟防曬”到“硬防曬”的擴展,意味著消費者對“防護效率”的要求提升;從“女性為主”到“全人群覆蓋”,意味著市場空間的進一步擴大;從“線下專柜”到“線上社交”的轉型,意味著品牌觸達能力的增強;從“外資主導”到“國貨崛起”,意味著中國品牌力的提升。這些變化,為防曬經濟的未來發(fā)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當防曬成為一種“日常習慣”,當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從“功能滿足”轉向“體驗升級”,防曬經濟的下一個階段,將是“技術創(chuàng)新”與“場景延伸”的深度融合,是“全球化布局”與“行業(yè)標準化”的同步推進。
防曬經濟市場前景:技術驅動、場景延伸與全球化的未來趨勢
(一)技術創(chuàng)新:智能與環(huán)保的雙重突破
未來,防曬產品的技術創(chuàng)新將集中在“智能”與“環(huán)保”兩大方向。智能防曬方面,通過集成傳感器與算法,實現“實時監(jiān)測+自動調節(jié)”——比如智能防曬衣可以監(jiān)測紫外線強度,自動調節(jié)防曬層的厚度,提供更精準的防護;智能防曬霜可以通過皮膚傳感器,檢測皮膚的防曬需求,調整防曬成分的釋放量。環(huán)保方面,隨著消費者對“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注,防曬產品將更多采用“可回收”或“生物降解”材料——比如防曬衣使用可回收的聚酯纖維,防曬霜采用“無塑料”包裝,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此外,“多功能融合”將成為技術創(chuàng)新的重要方向,比如防曬衣同時具備“防曬+保暖+抗菌”功能,防曬霜融合“防曬+美白+抗氧化”功效,滿足消費者對“一衣多穿”“一瓶多用”的需求。
(二)場景延伸:從“戶外”到“日常”的全時段覆蓋
過去,防曬主要集中在“戶外”場景(如運動、旅游),未來將延伸至“日?!眻鼍?如通勤、辦公、家居)。通勤場景中,“防曬襯衫”“防曬口罩”成為上班族的選擇——防曬襯衫采用“商務簡約”設計,既可以防曬,又適合辦公環(huán)境;防曬口罩采用“透氣材質”,避免悶汗,同時防紫外線。辦公場景中,“防曬窗簾”“防曬膜”成為新需求——防曬窗簾采用“紫外線反射面料”,阻擋陽光直射,保護皮膚;防曬膜貼在窗戶上,不影響光線,同時防紫外線。家居場景中,“防曬床品”“防曬沙發(fā)套”逐漸流行——防曬床品采用“防紫外線布料”,避免陽光對皮膚的傷害;防曬沙發(fā)套則保護家具免受紫外線老化。此外,“全年防曬”將成為趨勢,冬季雖然陽光不強,但紫外線依然存在,因此冬季防曬產品(如“保濕防曬乳”“防曬圍巾”)將迎來增長。
(三)全球化布局:國貨品牌的海外擴張
隨著中國制造業(yè)與品牌力的提升,國貨防曬品牌將加速“全球化”布局。一方面,通過跨境電商平臺(如亞馬遜、Shein),將產品銷往海外市場——比如蕉下的防曬衣在東南亞市場很受歡迎,因為當地氣候炎熱,防曬需求大;珀萊雅的防曬霜在歐美市場增長迅速,因為其“美白+防曬”的組合符合當地消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品牌通過“本地化”策略,適應海外市場的需求——比如在歐美市場,推出“環(huán)保材料”的防曬產品,符合當地消費者的環(huán)保理念;在中東市場,推出“高倍防曬”的產品,適應當地強烈的紫外線。此外,品牌通過“國際合作”,提升技術與品牌影響力——比如與國際知名設計師合作,設計“國際化”的防曬產品;與國際科研機構合作,研發(fā)“前沿”的防曬技術。
(四)行業(yè)標準化:政策與自律的共同推動
隨著防曬市場的壯大,行業(yè)標準化將成為未來的重要趨勢。一方面,國家將出臺更多“防曬產品標準”,規(guī)范市場秩序——比如“防曬系數(SPF)檢測標準”,避免虛假宣傳;“防曬材料安全性標準”,確保產品對人體無害;“防曬產品標簽規(guī)范”,要求明確標注成分、功能、適用人群等信息。另一方面,行業(yè)自律組織(如中國化妝品協會)將制定“行業(yè)規(guī)范”,引導品牌合理競爭——比如禁止“夸大宣傳”,要求品牌如實宣傳產品效果;鼓勵“技術創(chuàng)新”,對優(yōu)秀品牌給予獎勵。此外,消費者教育將成為行業(yè)標準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媒體、社區(qū)、學校等渠道,普及防曬知識(如紫外線的危害、防曬產品的選擇方法),提高消費者的辨別能力,推動市場向“理性消費”轉變。
中國防曬經濟的發(fā)展,是消費升級與健康意識覺醒的生動縮影。從起步時的“模仿借鑒”,到如今的“自主創(chuàng)新”;從“單一產品”到“全場景解決方案”;從“外資主導”到“國貨崛起”,行業(yè)始終圍繞“消費者需求”迭代進化。當前,國貨品牌憑借“技術突破”與“精準營銷”搶占市場,“智能防曬”“環(huán)保材料”等新興領域成為增長引擎,“全球化布局”開啟了新的征程。
展望未來,防曬經濟將繼續(xù)深化“健康+時尚+科技”的融合,覆蓋更多人群與場景,成為中國消費市場的“長紅賽道”。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載體,防曬經濟不僅守護著人們的皮膚健康,更傳遞著對“品質生活”的追求——它讓“防曬”不再是“負擔”,而是“享受”;不再是“夏季的事”,而是“全年的習慣”。
想要了解更多防曬經濟行業(yè)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防曬經濟行業(yè)發(fā)展現狀與投資趨勢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