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定制粉底液“主意的當然不止 Cover Girl 一家。1 月 18 日,資生堂剛買下了上文提到的技術公司 MatchCo,同名 App 在美國的下載量約為 15 萬以上,收購金額據稱達 10 億日元。他們同樣打算開發(fā)一款 APP,工作原理與 Custom Blend 基本一致。只是產品定價為 48 美元,保證 24 - 48 小時內送到。
BareMinerals 據說將是資生堂旗下第一個“吃螃蟹”的子品牌——畢竟,這個品牌年銷售額高達 7.5 億美元,最知名的產品線就是粉底液和有色面霜。
然而一個值得提出的問題是,定制粉底液是最近才出現的產物嗎?
1979 年,雅詩蘭黛曾推出過一個名為“Prescriptives”的子品牌,由美妝界大師Sylvie Chantecaille 擔任產品研發(fā)總監(jiān),定位為“面向時髦年輕職業(yè)女性的現代天然護膚品”。在整個 80 年代乃至 90 年代初期,這個品牌始終位居美國百貨商店美妝品牌銷量前五。而它的標識性產品,就是定制調色粉底液(custom-blended foundation)。
當然,和 Cover Girl、資生堂不同,Prescriptives 的定制粉底液要求顧客必須到高檔百貨的柜臺體驗。訓練有素的柜員在觀察顧客并與之交流后,直接現場調配、包裝產品。
不過到了 90 年代中期,MAC、Bobbi Brown 等濃墨重彩的藝術家品牌成了消費市場的主流,人們開始喜歡厚重、夸張的妝容。另外,絲芙蘭也在那時誕生,以品牌集合店的形式帶走了許多百貨商店化妝品專柜的客流。這直接導致 2010 年 1 月,雅詩蘭黛在金融危機沖擊、銷售業(yè)績持續(xù)不振的背景下關閉了 Prescriptives 這個品牌。
對比上世紀 80 年代和如今的情形,定制粉底液之所以再度成為化妝品牌的營銷重點,不僅是因為消費者市場的變化,也與銷售、傳播渠道的變化密不可分。
自然妝容的風潮又回來了。和 80 年代的年輕女性一樣,新一代消費者崇尚真實、自然的膚色,韓式空氣妝以及美式裸妝的走紅都可以應證這一點。
另一方面,消費者們與品牌互動的方式也發(fā)生了變化。過去,由于信息不對稱,人們只能通過時尚雜志、百貨柜臺了解什么樣的底妝適合自己?,F在,他們了解美妝信息的渠道變成了 Youtube、Instagram 上形形色色風格迥異的美妝博主,占有了更多信息,也有了更清楚的自我認知和更好的判斷力,單一分類無法再滿足他們挑剔的胃口。與此同時,購買化妝品的渠道也早已從實體店延伸到網絡,成為一種習慣。
從某種程度上說,正是信息和商品到達渠道的變化,讓 Prescriptives 在 80 年代沒能普及的“定制概念”變成了今天所有人都可以消費的東西。而增強現實技術等的加持,更讓 Cover Girl 和資生堂想做的生意從生產端開始就有了機會。
“我們早就有能力生產定制化妝品,只是沒法讓它以方便的形式接觸盡量廣泛的人。” Gross 說?,F在,數字化的信息消費和商品消費把定制產品與挑剔的顧客對接了起來,而且還把價格變得更便宜了。
換句話說,沒有數字化,“批量的個性化”就很難實現。而個性化只有批量,才能真正帶來生產方式和供應鏈的革新。否則,它和 18 世紀以來貴族們享受的那種一對一、昂貴私密的、陳舊生產方式就能做到的“個性化”無異。
2012 年,雅詩蘭黛重新推出了 Prescriptives,不過這次僅在線上出售,消費者通過與美妝顧問視頻對話的方式,定制售價為 58 美元的粉底液。很顯然,它當時期盼的,就是數字化給定制美妝帶來的新機會。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yè)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yè)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yè)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yè)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相關閱讀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fā)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yè)研究院
房地產行業(yè)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個國家和地區(qū)
當下的裝配式建筑涉及的方面非常廣,影響的產業(yè)鏈的鏈條
智能馬桶蓋(也稱智能潔身器)起源于美國,最初用于醫(yī)療